在选址阶段,为了实现安全环保与城市协调发展,化工园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如今化工园区规划更注重与城市规划的相符性环保在规划中的作用越发显著
如今,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炼厂对于资源、市场、配套条件等综合要素的需求,城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愈发普遍。与过去我国早期炼化企业靠近资源的布局相比,如今的化工园区及企业规划布局更考虑和城市规划布局的相符性。
其中,园区规划阶段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及城市的整体规划,考虑项目与当地生态功能区划、城市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相符性,以及项目和国家与省产业政策之间的相符性。
园区选址同时也要考虑周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等条件是否适宜建厂,需要考察当地土地资源、地下水结构、是否位于地震带等因素,了解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现状,并确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等级和范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生态环境功能区,需要做好环评,结合评价预测结果找到主要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三是要考虑周边的可依托条件,是否有公路、铁路、水运等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及充足的水源和电力资源,周边的城市配套设施能够为园区企业员工的生活提供便利,依托城市的消防力量也能够分担企业的投资。
园区选址是一项综合的工作,往往需要将以上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实现合理的选址和布局。应当看到,如今环保因素在规划选址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显著。公众对于项目的环保愈发关注,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做好公示和公众调查,重视公众的各种意见,认真落实环保措施,促进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的统一。
近期化工事故频发,化工园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化工园区存在安全监管缺失可引入第三方监管、建设智能园区
化工园区在前期规划阶段各方面基本都是合规的,但在具体执行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的管理者和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还需提升,监管力量还存在缺失,同时,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部分园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对于出现问题的企业,也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办法督促其改进。
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政府在做化工园区规划时,首先应当明确该园区的产业定位,集约资源,优化产业链;同时,明确并完善园区安全管理方面的标准。在引入企业入驻环节,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精准引入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在建设阶段,应有的制度、设施以及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员都要配备完善到位。监督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管理过程中要加大问责力度,对于出现问题的企业,要对其起到震慑作用,让企业从认识上强化红线意识,增强责任心。
针对监管力量缺乏的现状,有些园区引入了第三方监管,把监管工作由专业的公司和人员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在园区企业和第三方监管之间进行协调,保证监管方和企业之间信息畅通,实时掌握园区各企业的生产安全情况。同时,应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监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状况、隐患等动态数据的分析判断预警态势;在应急响应方面,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在智慧环保监管方面,重点监管园区内部重点污染企业、风险源,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溯源。同时可以加强公众参与,增加企业和园区管理的透明度,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准确处理和发声,共同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副所长魏海国;韩朔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