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让工艺技术助力冬季保供

   2013-01-25 3320
核心提示:大牛地气田:让工艺技术助力冬季保供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刘林 余雨生)华北分公司鄂北会战指挥部会同第一采气厂技术人员对大牛地气田的低产井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研究,并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的改良,取得了明显成效,使这些低产井焕发了新活力。目前,大牛地气田日供气919.53万方,做到冬季保供有力。

    大牛地气田近三分之二的井已生产5年以上,这些老井能量衰减严重,出现产量下滑、携液能力低下。面对这些现象,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研究,最后决定对原有的“氮气气举”、“泡排+放空带液”复产方法进行改良。通过加入泡排剂,降低液柱密度,减轻对井底的回压。同时给气井补充能量,已提高携液能力,形成了“泡排+邻井高压气举”的积液减产井和水淹井的复产新方法。在DPH-18、DPH-14等7口井实施8井次,实现增产天然气686万方。

    鄂北大地冬季严寒,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度,而采气厂33号站气井无注醇管线,水合物的冰堵导致了生产时率低下。技术人员多次摸索,最终对该站采取低压集气气井实施气动泵注醇防堵新工艺,运行安全、经济,实现无人值守。在D12-21井试运行至今,排量达到348L/天,连续注醇,注入压力可达21MPa,入冬以来从未发生过堵塞。预计该井今年冬季比去年冬季将增产87万方天然气,成效显著。下一步将对该站的其它气井全部实施气动泵注醇防堵新工艺,预计每年冬季将增产天然气500万方以上。

    同时技术人员还开发出适合井下压力4-6MPa,产量5000m3及以下气井的新型低压低产泡排剂UT-14。该泡排剂目前室内试验性能指标达到要求,配伍性合格。新型低压低产泡排剂UT-14的研制成功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它的推广将为大牛地气田低压低产井的保产稳产再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hulong2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20750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