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高科技护航漠大线(图)

2010-04-16 10:089300
漠大线多布库尔河的预制管线下沟。郭志英 摄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 张云普 通讯员 牛东)4月9日,记者从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漠大线PC项目部了解到,漠大线管道主体焊接已完成93%,管道监测系统正紧张施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等在有序安装。其中管道位移监测系统已施工完成54个监测截面,为建设科技管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黑龙江漠河到大庆,漠大线这条近1000公里的“东北能源大通道”跨群山、穿江河,一路南下跨越两省区12县市。建成后每年将输入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对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漠大线沿途地势起伏,水系、森林和沼泽、冻土间隔分布,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多年冻土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冻胀、融沉、腐蚀等灾害性问题,对管道建设、管道本身及今后管道运营等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应对特殊环境下管道建设及安全,确保漠大线安全有效运行?答案是——用高科技为漠大线保驾护航。

  据了解,2009年11月份管道应变远程监测系统开始在漠大线安装。使用这个系统可实时发现管道变形、管道周围土壤的运移、土壤的含水性等情况,进而发现管道周围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在管道失效之前采取的工程预案和工程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漠大线工程共选取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26处,科技人员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管道应力应变监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采用远程自动化监测仪器,能够做到对管线地质灾害点的管道应变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所获取的动态数据和基础信息数据进行随机存储,建立了漠大线管道应变监测数据库。这样,最终漠大线将建成集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分析、预报、发布于一体的、开放的、动态的监测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将成为漠大线数字化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漠大管道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进行全线数据采集与监控,操作人员在调度控制中心通过它就可以完成对管道的监控和运行管理,沿线各个工艺站场可达到无人操作的运行模式的全自动输油管道。

  漠大线近千公里的管道上每隔30公里就建有一个全自动阀室,每座阀室及中转站都与调控中心时时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一旦发生事故,事故点两端的阀室都会自动关闭,并将信息通过卫星迅速传送到调控中心。

  “漠大线从设计初期的航拍选线,到建设中的柔性阳极、管道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数字化管道建设,至将来管道运营采取的全自动运行,高科技运用无处不在。”漠大线科技人员自豪地说。在高新技术的护航下,漠大线一定会将安全进行到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获重大突破-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获重大突破

0评论2013-02-28360

大庆油田创新技术节能显效-大庆油田-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大庆油田创新技术节能显效

0评论2013-02-28407

辽河稠油老化油处理技术变废为宝-辽河,稠油-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辽河稠油老化油处理技术变废为宝

0评论2013-02-28341

经验分享:巧用生物酶增产问题井
经验分享:巧用生物酶增产问题井

0评论2013-02-28372

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射孔新技术应用成功
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射孔新技术应用成功

0评论2013-02-28407

西部钻探形成特色钻井液技术
西部钻探形成特色钻井液技术

0评论2013-01-29448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改性多氢酸酸化技术试验成功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改性多氢酸酸化技术试验成功

0评论2013-01-29340

川庆钻探新型钻井液解放复杂油气层
川庆钻探新型钻井液解放复杂油气层

0评论2013-01-25424

2012年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1 复杂油气成藏分子地球化学示踪技术获重要突破  中国石油在复杂油气成藏分子地球化学示踪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解决了我

0评论2013-01-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