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口日产油最多的千吨井——坨11井,位于山东省鲁北黄河入海口的广饶县胜利村附近。这口井1964年11月14日开钻,同年12月29日钻到2480米,提前完钻。钻井过程中在沙一、沙二段发现含油层,油层厚度112米,是当时东营地区所有油井中油层最厚的一口井。会战工委决定1965年1月31日在欢度春节迎接“开门红”之机,在坨11井场召开报喜庆祝大会。为了让北京石油部机关人分享这一胜利喜讯,也能听到坨11井喷油声音,把通往北京的电话线拉到了井场,用电话传播。1965年1月31日上午,虽然天空飘着雪花,刮着6级大风,但人们满面春风,喜笑颜开。工委领导一声令下“放喷”,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油柱气体像条黄色巨龙,从井口腾空而飞,直冲云霄。喷油声震耳欲聋,石油芳香随风飘扬。当时用30毫米油嘴求产,24小时喷出油1134吨。
在庆祝大会上,石油部副部长兼会战指挥部工委书记张文彬说,坨11井是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口千吨井,是石油工人争气井。大庆特大油田把“中国贫油国帽子”甩到太平洋,坨11千吨井打破了“华北无油论”。这口千吨井证明我们胜利了,这口井也在胜利村附近,我们就叫它胜利油田吧。
坨11千吨井震惊全国,激动人心,党和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山东地区石油会战。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广大群众参观坨11千吨井。坨11井像朵迎春花,接连不断怒放,随后山东又发现了27口千吨井,胜利油田成为全国第二个大油田。为继承发扬石油人艰苦创业光荣传统,胜利油田在坨11千吨井场修建了纪念碑。这口井成为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期待20年后世界被“低碳化”
石油设备网小编:互联网的诞生起源于一场恐惧。三四十年前,美苏核冷战的威胁迫使美国科学家去构思一个能经得住核战并自行修复的智能
0评论2010-05-19474
期待20年后世界被“低碳化”
石油设备网小编:互联网的诞生起源于一场恐惧。三四十年前,美苏核冷战的威胁迫使美国科学家去构思一个能经得住核战并自行修复的智能
0评论2010-05-19554
两会专题:我国应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开发
石油设备网小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总经理宋恩来希望国家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力度。这已是宋恩来代表继2009
0评论2010-05-19730
热点十六:战略石油储备建设
石油设备网小编: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市长助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巴洪斌表示,东营区位优势
0评论2010-05-19438
热点十六:战略石油储备建设
石油设备网小编: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市长助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巴洪斌表示,东营区位优
0评论2010-05-19431